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 7:《王侯聪:稻田守望者 青春引路人》
王侯聪:稻田守望者 青春引路人
农忙季节,在水稻育种基地,经常能看到一位老农模样的人,出入稻田,衣袖、裤腿高高挽起,满身泥水。他不是农民,他其实是大学教授。为了让百姓吃上优质的中国大米,他潜心研究水稻改良水稻40余年。他,就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侯聪教授。
王侯聪(中)带领厦门大学水稻育种组在田间工作
一生坚守 逐梦粮安
“粮食生产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如果育出的品种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那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要让老百姓吃上优质米,享受优质米。”王侯聪说。
民以食为天。1978年,王侯聪与邱思密、陈如铭等人在黄厚哲教授的指导下,组建了厦门大学水稻育种科研组,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从此与水稻结下了一生情缘。
当时,全国从事水稻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在做杂交水稻,但王侯聪认为常规稻不能丢。针对当时常规稻品种米质差、口感不佳,煮成稀饭都难以下咽的状况,王侯聪就想进行改良。当时国家并没有优质稻的标准,他便亲赴深圳寻找资源,想方设法和当地粮铺要到一些泰国香米的样本。在对泰国香米有所研究和了解后,王侯聪立志要做成像泰国香米那样的优质米,让老百姓早日吃上优质的中国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的质量,事关最基础的民生保障。“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王侯聪始终以此为己任,践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水稻育种研究初启时,人力、物力和水稻品种资源都极度匮乏。每年的六到八月,酷热难当,王侯聪都亲自带领水稻课题组的研究生住在水稻育种基地,早上五点就要下田,中午稍作休息便继续忙碌,加班加点抢抓田间收获、室内筛选整理、晚稻播种等工作,一直忙到深夜。种种艰难困苦、挫折坎坷,从未让王侯聪放弃水稻育种的研究。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艰辛探索,不改初心地刻苦钻研,不求回报地付出与实践,带领一届届学生在40多年的水稻育种征程中攻坚克难、孜孜求索,在保证科学、准确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去繁就简,先后选育出“乌珍1号”“佳禾7号”“佳禾5号”“佳禾早占”“佳辐占”等优质品种,并独创了水稻成熟花粉人工诱变新技术。其中2003年育成的优质早稻品种“佳辐占”连续20年成为福建省优质早稻主栽品种,累计推广1300多万亩,增创社会经济20多亿元。“优质早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与应用”获福建省2006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新稻种育成,水稻丰收,为农民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王侯聪却分文未取,反而为推广优质水稻付出了更多的辛劳。他极其重视水稻推广工作,深知只有农民熟练掌握优质水稻的种植要领,才能让科技成果最大化地实现价值。为此,王侯聪东奔西走,向有关部门和农民宣传科学知识,传授优质水稻的种植要领,并亲自下田指导。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他常常在一地完成任务后,连夜奔赴另一个目的地开展工作,足迹几乎遍布全省每一个试种点、示范点。
王侯聪在龙海东园厦门大学现代农业科研与教学基地
年逾八旬的王侯聪总是说“科研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不做科研我心里难受呀,现在要去基地我还很高兴。科研不是一种负担,已经完全是生活一部分了。”
一生扎根稻田,活到老学到老,阳光的心态、优秀的品质,就像那优质的稻米晶莹剔透、优质醇香,这是一位老科研人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对粮食安全的坚守。他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赤子情怀、潜心科研的至善追求,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子。
一代代厦大水稻科研人员赓续红色基因,主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矢志报国、接续奋斗,凝聚复兴中华的磅礴力量。
言传身教 躬耕育人
“你们这样的年纪一定要好好上课,论文一定要做好。你们现在有老师在面前,要多交流多问问题,要及时汇报,不能马马虎虎地走江湖。”
1978年底,王侯聪从广东省农科院调回母校厦门大学生物系任教。他在进行水稻育种的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为生物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中的应用”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据他回忆,每周最多要上23节课。由于缺乏教学助手,他不仅需要备课、准备实验仪器、试剂,还要打扫实验室的卫生。
王侯聪强调,生物体是很复杂的,一定要打好基础,认真听老师讲解,多和老师交流;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踏踏实实地做在实际应用方面有价值的东西;研究一定要做到底,不要半途而废。这是他对后辈们的殷切期盼。
王侯聪为学生讲授水稻育种相关内容
王侯聪一生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生物学人才。龙海市东园镇厦大科研教学基地是漳州市与厦门大学“市校共建”的一个示范点,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遗传研究的实验基地,集科研、教学、生产为一体。该项目由王侯聪主持,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粮食生产优质高效、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自2006年建设以来,一批批厦大师生来到基地参访实践,无论是主题党日活动,还是暑期社会实践、学科学术交流等,白发苍苍的王侯聪对学生都耐心引导、细心讲解,通过言传身教分享老一辈科研人员筑梦泥巴田的科研故事,助力学生弘扬科研精神、涵养优良学风。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打造集党建、教学、平台建设于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深耕”行动计划,将劳动课程开在田间地头。2021年3月,学院在“八闽园”开展插秧劳动实践,特别邀请了王侯聪教授和水稻育种团队教师为近百名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劳动主题“思政课”。八十多岁的王侯聪亲临现场,指导学生插秧。他叮嘱同学们应当走出实验室,走出理论的局限,培养实践能力,在劳动中加深对科研向应用转化的理解。年轻的学子们投身劳动教育,躬耕陇亩、用心实践,以实际行动致敬王侯聪这位潜心农业科研、用心教书育人的稻田筑梦人。
奖掖后学 薪火相传
“我最感谢的就是我的老师黄厚哲。非常非常感谢他。”王侯聪说。
黄厚哲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生物学教育家,也是王侯聪的导师。王侯聪在追忆黄厚哲先生时提到,黄老师总是用实际行动向他传授如何动手实验,到四五十岁时还动手吹玻璃、制作消化管,用有机玻璃做电泳槽,解决了实验室仪器不足的问题。正是在黄老师的培育指导下,自己才能取得进展。
忆恩师,承薪火。2014年10月在黄厚哲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为纪念和弘扬先生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王侯聪发起倡议成立“黄厚哲纪念基金”,来自海内外社会各界的百余位校友鼎力支持、慷慨解囊,以此延续恩师大爱,秉承其志让更多的厦大学子受益。自2017年起,黄厚哲纪念基金持续资助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家境贫寒且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截至2022年,已奖励资助本科生68人,共计24.3万元。
王侯聪在铭感师恩的同时,也影响和激励了他自己的学生。
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生命科学分会会长、1993级生物化学专业校友陈兵心心念念王侯聪对他的影响,2020年10月18日,在第四届杰出校友论坛上,陈兵深情回忆2014年他去拜访老师时,看到76岁的老先生还在田里工作,并表示只有当大家都吃上了优质大米,他的工作才算做完。那一刻,他再次感悟到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精神。
受其感召,2022年4月,一直心系母院的陈兵,不忘王侯聪等恩师栽培之恩,在生物学科百年之际,捐赠500万元,发起设立生命科学学院“佳禾植物种质资源发展基金”,用于资助和奖励从事植物种质资源相关研究课题组的博士后和优秀硕博研究生,以及支持相关平台建设。该基金还得到1987级生科校友郑闽武的积极响应,他慷慨捐赠10万元,一同助力学科发展。
饮水思源、图报师恩。这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嘉庚精神”“生科精神”的传承。
小小一粒米,凝聚了几代人四十多年如一日的汗水和心血。王侯聪等带领着厦门大学水稻育种组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强国建设,努力改善中国稻米品质现状、满足人民实际需要。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黄荣裕是王侯聪的学生,也是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团队的一员,他时刻以老师为榜样,至今已扎根田野24年。“王老把这个当成了一辈子的事业,给我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在黄荣裕眼中,王侯聪教授的执著追求和刻苦努力是他学习的榜样,更是做研究的精神指引,给予他不懈奋斗的动力。
2021年,经过近十年的研究,黄荣裕所在团队育成的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佳禾165”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佳禾165”大面积示范亩产量水平达593公斤,比当地早稻当家品种“佳辐占”每亩增产100多公斤,部分农民种植产量亩产高达700多公斤。“佳禾165”入选2023年福建省农业主导品种。
“不仅让老百姓吃饱,更让老百姓吃好。”王侯聪和他所培养的学生数十年来倾注全部心血投入水稻育种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培育出更优质、更高产、更安全的水稻品种。这个目标,没有止境。
耄耋之年未伏枥,犹向稻穗寄深情。王侯聪一辈子躬耕粮田,怀抱着培育一个又一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的至善梦想。正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老教授,践行“国之大者”,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和鞭策着莘莘学子奋进求实,呵护和关爱着后辈青年成长成才,以自身言行激励青年汲取前行的力量,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让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生命科学学院)
【人物名片】
王侯聪,1938年生,1965年厦门大学生物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到广东农业科学院工作,1978年调回厦大生物系(现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王侯聪在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领域成果丰硕,填补了中国没有常规早季优质稻米的空白,曾荣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