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 17:《郑学檬:岁月染青丝,粉笔描寿眉》
郑学檬:岁月染青丝,粉笔描寿眉
“菖蒲压境疑无路,舢舨过后忽开颜。秋鸿来时风有信,春梦去后雨成烟。”年逾八十六的厦门大学历史学教授郑学檬,回顾在厦门大学求学治学、工作生活六十余年的人生道路,如此赋诗坦露心迹。1937年中秋,郑学檬出生在浙江天台县,1956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师从著名史学家韩国磐教授研治隋唐五代史兼攻中国古代经济史。郑学檬教授在厦门大学治学、教书育人的业绩,以及对厦门大学乃至厦门经济特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多闻破戒,法无定法
作为历史学家,郑学檬于唐五代的政治史、经济史、科技史、对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多有创意和发凡,成一家之言,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其代表性学术专著主要有:《五代十国史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唐宋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敦煌吐鲁番经济文书和海上丝路研究》等。所主编和撰写的论著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历史学二等、三等奖,经济学二等奖,以及福建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取得如此成就的秘诀是“多闻破戒,法无定法”。郑学檬的史学研究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学风,以坚实的史料为基础,坚持论从史出。善于运用跨学科的现代学理和知识,与历史学融会贯通,从习见的史料中发现新问题,并加以独到的阐发。
他一挥笔,文理间的“柏林墙”即刻坍塌。郑学檬始终认为,“文理难区隔,‘究竟’实融通”。这里的“究竟”是治学的境界。有些知识只有文理兼通者才体会其意蕴和奥妙。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虽然难于文理两全,但也不能太过偏于一方;如果能适度兼容,必大有益于学术研究。他在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大而复杂的课题时,就把中国古代经济史和科技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梳理“经济重心”的涵义,把经济重心的迁移置于历史时期各经济区发展的动态不平衡中加以考察,从技术进步的角度阐述唐宋经济发展的质量变化,进而寻找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停滞的生产力发展史的原因。在研究唐宋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他首次提出,中国古代机械工业本身没有更高的动力需求(如蒸汽动力),因而中国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变得更为漫长。此类问题及江南置县等问题的论述,法兰西学院兰克利博士、东京大学斯波义信教授、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等均赞赏其知识面宽广、研究视角独特和学术观点新颖。
一场东风,让他行万里路,探真相。万千诗句中,赤壁之战的那场东风怎么在《资治通鉴》中就成了“东南风”?为探明所谓“诸葛亮借东风”的说法,他专程到洪湖市气象局查阅气象资料。他证实了该地区因气旋的非对称扰动,风向多变,冬季十月确实会有东南风,从而从科学的角度确认了《资治通鉴》记述的准确性。他先后到东南亚、欧洲,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国内外历史文献,撰写系列论文,从季风、海流,赤道航路温度和湿度对海上丝路东段、中段、西段及货物运输的影响等方面,对唐宋明清作为海上贸易大宗商品的丝绸、瓷器、茶叶在不同航路的地位变化进行研究。为什么是阿拉伯、波斯商人,而不是希腊、罗马商人,首先航向中国,最先贯通海上丝绸之路?为什么阿拉伯、波斯人航海选择三角帆,而希腊、罗马人选择横帆?以上种种学术问题,他均作出比较科学的阐释。
郑学檬强调“历史是需要反复认识的”。他始终秉持开放的治学态度,“多闻破戒”,从不故步自封,不断拓宽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至今笔耕不缀,新作迭出。他放开思维缰绳,打破思维定势。他坚持认为“法无定法”,多学科融合,以新颖的视角一探历史真相。
郑学檬教授代表性学术专著
心有大我,灯塔引航
郑学檬将对教育的热爱深深镌刻进骨血里。他不只是拿起粉笔,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他更是立于时代潮头看教育、人才培养,引航教育的灯塔。
教育改革大潮掀起之际,郑学檬开始兼任厦大行政的重要职务。作为校领导,他既着眼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大局、发展趋势,也关注如何更好地适应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需求,思考厦大的发展方向。他主张在高校体制改革中,要增强自主办学意识和能力,主动练好内功,在优化上下功夫,在服务中求发展;要从国情和本地区、本校实际出发,规划学校的建设。面对市场对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的影响,他主张办学要主动适应全社会以及厦门经济特区的需求。他主管教学工作时始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育基本规律,在学科建设中既坚持稳固基础学科在学校学科群的磐石地位,加大对厦大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扶持,也努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学科,复办新闻传播学等新兴学科。
2002年,荣休后的郑学檬接受厦门市政协原主席蔡望怀的盛邀,接任厦门华厦职业学院院长,又走到了厦门经济特区教育事业“一线”。他主张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不比层次,但求素质;不唯书本,更重技能”。学院为厦门经济特区和福建省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实用人才。2010年,郑学檬卸任之际,华厦职业学院跻身六所国家“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院校之一。
他在时代洪流中思考教育发展的良径,他创造思想火花,照亮莘莘学子。他的时光不只流淌在故纸堆旁。他捧起一颗真心,用更多的时间在教育这条路上披荆斩棘。
郑学檬教授在校院建设发展座谈会上发言
诲人不倦,乐教爱生
郑学檬教授始终保持教师的谦和本色,即使身兼繁重的行政事务,仍坚守三尺讲台,诲人不倦。
他除了在厦大教导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还担任过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等学术领导职务;1998年至200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荷兰莱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做学术交流。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为硕士讲课,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为硕士、博士讲课。他与国内外同道广泛交流,拥有众多学生和私淑弟子。他尊重师长,友悌同辈,奖掖后进,深具亲和力。他对后学关怀备至,帮助许多人解决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在华厦学院设立“郑学檬奖学金”,留下诸多佳话美谈。
他如一场和煦的春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触摸时光痕迹,畅游于历史长河中。他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做有特色的历史研究。他的一位在职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其博士论文就以运河为主题,结合文学记述,展示运河经济意义。对于另一位海外教育学院的学生,他给予其发挥外文优势的空间,做《评“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家族企业的中国文化传统研究》课题。他支持学生做有特色的选题,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掘学生潜力。
他说,做学问是一场“苦旅”。这个“苦旅”的起点应该是打好基础。他回想起留校时他的老师、系主任傅家麟(衣凌)教授的嘱咐。老师要他读《资本论》,到经济系听《资本论》《俄国资本主义》的专题课程。他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老师韩国磐教授要他通读前四史,并有时提问,要他答疑。有一次韩师看他的文章把“税驾”解为“要挟”,即问道:你读过《汉书》吗?“税驾”是退休的意思。古文老师陈文松,以识别郑成功银币上的花押“朱成功”的朱字出名,号称一字教授,得到郭沫若的肯定。陈老师教《左传》,能通篇背诵,也要求学生背诵。这些基础训练,使郑学檬明白,做学问没有捷径,必经“苦旅”。
郑学檬认为:在今天信息化时代,这场苦旅仍是有必要的,我们需要保持定力,不做“短、平、快”的治学,只有加强基础,才能创新发凡。郑学檬老师在这场学问“苦旅”中品出了甜味,乐与文书为伴,与山河同行,与青年学者共历,触摸历史的心跳。
郑学檬教授为师生作讲座,讲座后与师生合影
人物名片:
郑学檬,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196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并留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起历任历史系系主任兼历史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职。2002年至2010年任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现为华厦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教育部历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任等职。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历史学二等、三等奖、经济学二等奖及福建省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朱思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