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从教四十年 | 张晓坤:生物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人:程素芬  发布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87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25:《张晓坤:生物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张晓坤:生物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张晓坤,从福建惠安的小镇药店走出,成为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和药学院的创始人,满载着对科研和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不懈追求,带领团队在我国的创新药物研发和教育事业中不断做出贡献。

药缘情深——学术之路的起点

在药香中长大的张晓坤从小就对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5岁开始上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连续跳级,12岁便考上高中。1978年,年仅15岁的张晓坤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

生物学科是厦门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在这里,张晓坤接受了系统的生物学科教育,并受到众多杰出学者的熏陶。其中,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厦门大学原校长汪德耀教授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四年的本科生涯让他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兴趣更加浓厚,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undefined

张晓坤(前数第三排左十一)大学毕业合影

在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两年之后,张晓坤于1984年赴美深造。1989年,他获得美国佛蒙特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SBP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并逐步晋升为教授。

张晓坤在美国实验室

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张晓坤的名字开始闪耀。他在《自然》《科学》及《细胞》等SCI收录的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了100余篇具有重要创见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核受体Nur77的非基因型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1999年,他研发的首个针对核受体RXR靶点的抗癌药物Targretin®/Bexarotene获得FDA批准,2003年1月被《自然药物开发》及药物界同行评价为1993年至2001年间最具创新突破的22个靶点药物之一,在原创药物研发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归国创业——响应祖国的召唤

在美期间,张晓坤不仅在学术界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他始终心系祖国,眷念故土,于2006年毅然回国,回到母校工作。

用自己所学为祖国服务是张晓坤内心深处的期盼。短短四年间,张晓坤从零开始,在厦大成功构建起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生物医学研究平台,为深入开展高水平的医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晓坤(前排左一)作为首任院长,参加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首届常务委员聘任合同签字仪式

随着国家对新型产业的大力支持,2010年底,厦门大学在原有生物医学研究院和医学院药学系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成立了综合性更强、体系更完备的厦门大学药学院。张晓坤担任药学院院长,全身心投入到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

在学院,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或是与学生讨论着实验的细节,或是独自面对电脑里如雪片一样多的论文文档。他与他的妻子苏迎,一位同样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同行,分居两地,只能通过视频交流。他们虽然身处两地,心却紧紧相连。最终,苏迎在他的动员下也回国一起工作,他把自己的心与家都彻底搬回了祖国。

创新科研——发现新靶点新机制

带领厦大团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打破关键技术的桎梏,为行业注入创新活力,是张晓坤心中始终坚持的目标。

张晓坤深知,只有从源头上进行创新,开发出“中国创造”的原创药物,才能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让中国人“用上好药”“用得起好药”,实现“中国创造”的飞跃。

2010年6月,张晓坤团队于肿瘤学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癌细胞》杂志发表特载研究论文,阐明了一种全新的肿瘤形成机制,发现了能够诱导、促进癌化的RXRα变异癌蛋白——一个首次鉴定的抗癌靶点,这一成果在2018年荣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全新的靶点,全新的机制。张晓坤带着厦大本土的团队,触碰到了新药创制皇冠上的明珠。更加令人激动的是,张晓坤团队进一步研发了一系列新型抗癌药物分子,完成了一系列原创型抗癌药物分子的临床前研究,获得了美国FDA及中国药监局的临床试验许可,开启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这一系列新药从新靶点发现、机理解析、分子结构设计,一步步都是国内团队完成的,这标志着我们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物自主研发方面,实现了全新的探索和突破,希望给肿瘤患者带来更好、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张晓坤介绍道。

探索仍未终止,脚步不断向前。2020年,张晓坤团队又在《发育细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重要创新成果,首次阐明了核受体RXRα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增殖中的新型作用机制,为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2019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张晓坤四次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传承瑰宝——中草药的现代探索

面对祖国丰富的中草药和海洋生物资源,张晓坤致力于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药物,让它们在世界医药舞台上绽放光彩。

将传统中草药资源推向世界,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其有效成分的相关机制阐析。2017年,张晓坤团队在《分子细胞》上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雷公藤红素这一天然中药成分与核受体Nur77结合调控代谢的重要机制,为肥胖、代谢类疾病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2021年,张晓坤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又一项开创性的重大发现:孤儿核受体Nur77能够发生相分离,并介导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为开发靶向线粒体的雷公藤红素药物提供了全新思路。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相当重要。”张晓坤深知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在厦大,他布局了全链条式的创新药物研发与转化平台,建立起海洋活性物质功能、质量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南方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福建省药物新靶点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靶点新药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核受体药物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省部级重要科研平台和项目。从基础研究的上游,到推动高价值成果转化应用的下游,他构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海洋及天然药用植物资源的新药创制、转化和产业化开发的协同创新体系,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持续发力,也为培养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型药学人才提供了平台。

张晓坤参加“侨与厦大百年——海内外侨界高峰论坛”

他也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2013年担任“厦门市投资顾问”,自2016年起担任政协第十三届厦门市委员会委员,于2012年、2014年分别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

广育英才——药学人才的培育

教书育人是张晓坤另一份恒久的坚持。他亲自传授前沿的学科知识和宝贵的科研经验,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药学人才。

他指导的本科生团队荣获学院首个省级科创竞赛奖项,他的博士生在《分子细胞》和《自然通讯》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创新论文,获评福建省优秀博士研究生论文,获评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张晓坤(左一)指导学生

谦逊随和,这是学生们对张晓坤最普遍的印象。他平日非常忙碌,但只要学生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停下手上的工作,认真与学生交流。张晓坤常常笑着鼓励说:“年轻人啊,思维非常活跃,应该能突发奇想,在科学上有新的想法。”学生们却说:“每次讨论课题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自己跟张老师的差距太大了。”张晓坤对学术前沿的清晰把握、对科研极其敏锐的洞察力,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犀利的思想,指引学生打开全新的研究思路。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者吴华在谈起恩师张晓坤时,特别感慨于他对科研的严谨专注、忘我投入。吴华受触动最深的是张晓坤在做核受体研究时的专注:“张老师坐在那儿一两个小时不挪动,一直看着显微镜下的细胞。我们年轻的学生尚很难做到如此,他的研究精神非常令人叹服。”

张晓坤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凝聚和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顶尖技术的本土团队,建立了教育部“核受体肿瘤分子靶点与药物开发”创新研究团队,为药学学科不断培养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研究力量。

爱国与科学的精神如同火炬,代代相传,愈发明亮。在张晓坤等学者的带领下,厦大药学人满怀炽热的梦想与活力,投身于新药研发的创新实践,坚定有力地走向我国医药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明天。

(文/药学院 洪昀、冯民  图/受访者)

【人物名片

张晓坤,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学系,1989年获美国佛蒙特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厦门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长期从事核激素受体的前沿研究,在《自然》(Nature, 1989、1992、1992)、《科学》(Science, 2000)及《细胞》(Cell, 2004)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了近200篇研究论文,在美国及中国获得十几项专利。成功开发抗癌靶向专利药Targretin®。发现核受体的非基因型作用模式,建立核受体靶点药物开发新模式,其中一个新型核受体小分子候选药物已获美国FDA临床实验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