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从教四十年 | 洪成得:传道授业终不悔 学海航开理论潮
发布人:程素芬  发布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82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26:《洪成得:传道授业终不悔 学海航开理论潮


洪成得:传道授业终不悔 学海航开理论潮

“了然于胸,运用自如,联系实际,入脑入心”,这是洪成得教授在他过往的45年教学生涯中总结出来的箴言;“聪明好学、勤奋志业,数十年如一日地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这是洪成得教研生涯的生动写照。

2017年,洪成得为学生解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同母亲,引领成长

“我认为我这一生分两段,1949年以前,我完全是由妈妈养育;1949年以后,我完全是跟着共产党走了。”提及成长历程,洪成得这样概括。

1935年8月,洪成得在缅甸丹老出生。洪成得的父亲在其尚未出生时就因感染霍乱不幸离世。后来,母亲独自一人带着一家子离开缅甸,回到了家乡泉州南安生活。面对举步维艰的生活状况,洪成得母亲毅然决然扛起养家糊口、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的家庭责任,她坚强的人格与善良的品性广受乡邻敬重。在其言传身教下,洪成得继承了母亲目光长远、志向远大、意志坚强、敢于担当的品质。

少年时期的洪成得居住在泉州英都,这一片区均是中共地下党游击区,而其就读的南英中学就是中共地下党的支部驻地,许多老师都是共产党员。当时还只是初中生的洪成得深受周围人影响,不仅会唱红歌,还是会充当送信的“小交通员”。不久后,洪成得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当时只是高中生的他,积极跟随县里的文工团进行土地改革的宣传工作。在他担任南安五星中学的专职团干期间,虽然年纪轻、身材矮小,但他一上任就向全校师生作了一场传达学习团中央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的主题报告。任职期间,他熟记全校上千名学生的姓名,走访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与他们一起劳作,将思想工作细化到日常生活中。除此之外,他还主动承担起为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任务,这也是他教学生涯的起点,为后来转行哲学、耕耘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启大学生涯的洪成得,怀着赤诚之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于1959年入党。1960年,北京大学安排学习成绩优异、工作优秀的洪成得提前留校,为一年级新生任教的同时继续完成学业。洪成得就这样在刻苦学习与踏实教学中,度过在北大的七年岁月。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1976年,洪成得和爱人一起调到厦门大学。洪成得在厦大搬了几次家,但无论他家里条件如何,他的家永远都是他所教过的学生们在厦门、在厦大的家。据1977级哲学系学生张萍回忆,洪成得老师的家成天对外开放,学生可以随意出入,泡茶甚至小酌。在他家里可以谈学术,也可以聊人生,师母的温柔热情和孩子们的懂事可爱,让学生们时时感受到家的味道。

洪成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师既要教书传授知识,又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教他们知识,又要和他们交朋友,做他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这就是天职!教书和育人缺少了哪个方面都有失偏颇。更何况我和年轻人大量接触,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也接收了许多年轻人的新观点、新知识,这些对我的教学和科研也不无帮助啊!”既然这样,同学们也就心安理得、顺理成章地继续“登门入室”了。

1978年,洪成得教的课是“历史唯物主义”,当时百废待兴,这门课连教材都没有,他就自己动手编写课程提纲辅导学生。每回上课,他不看讲稿,引用马列原著倒背如流、如数家珍,课堂上旁征博引,生动活泼。他总是慷慨激昂地带着学生一遍遍遨游知识的海洋,当一节课快要上完时,他又适时地把大家的思绪从远处拽回,然后一遍遍强调主要观点和内在逻辑,让大家要把这些像“钉钉子”一样钉进脑海中。因教学成绩突出,洪成得获得过学校授予的“优秀教学奖”和“马克思哲学原理课程改进提高二等奖”。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深厚功底和系统研究,洪成得才能运用自如,驾轻就熟。1990年起,他又兼任了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党校副校长。值得一提的是,洪成得当年编写的教学提纲还被教育部作为全国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主要参考资料。

洪成得(左二)与学生研讨理论问题

实事求是,理论领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洪成得开始深入基层,规模化、系统化地宣传党的理论与思想,将党的理论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作为省、市、校三个层面的理论报告员和重大文献宣讲员,洪成得的足迹踏遍厦漳泉和三明、龙岩等地,学员中既有高级领导干部,也有基层街道乡镇干部以及普通市民、农民。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到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主要精神、从重大历史文献的解读到具体政策的宣讲,洪成得都能融会贯通,用通俗的语言,甚至用方言做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做到这点,除了他口才好、知识面宽外,更多的是源于他几十年来对原著坚持不懈的学习、对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以及对社会实践和百姓切身利益的密切关注。“更让我肃然起敬、自叹不如的是,直到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洪老师仍然保持着每年超过一百场次的讲课纪录!”张萍激动地说着。

洪成得在理论宣传与教学宣讲工作上的成绩有目共睹,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1983年,他获评厦门大学“优秀教学奖”;1989年获厦门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3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是厦大第一批“教书育人模范”之一,也被福建省总工会系统评为“三育人模范”。同时,他还被评为“厦门市双拥工作先进个人”,被福建省社科联评为“科普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党的理论报告员、宣讲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洪成得早年参加学术研讨会

在理论宣传工作中,洪成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理论宣传工作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更是一种实践精神与责任担当。

(文/哲学系 田萌、王胜珂、林亦儿、蔡芷妍整理 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名片】

洪成得,1935年8月生于缅甸丹老,幼年回国,祖籍南安。1952年任南安五星中学专职团干,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侨大学政治系、厦门大学哲学系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1990年晋升教授。1990-1997年兼任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任厦门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曾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名誉会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