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从教四十年 | 苏劲:矢志不渝的囊萤守望者
发布人:程素芬  发布时间:2024-07-17   浏览次数:80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28:《苏劲:矢志不渝的囊萤守望者


苏劲:矢志不渝的囊萤守望者

“思政课对我来说不仅是作为一种本职工作来完成,更是作为一种终身事业来追求。”苏劲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思政课的热爱与执着。这份初心萌发于少年时代,始终埋藏于心。

苏劲(照片拍摄于2023年11月)

时代洪流中的选择

20世纪七十年代,苏劲与众多知识青年一样踏上了上山下乡的路程。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他体会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也初步阅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书籍。《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这些经典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吸引了他,让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本质以及个人的价值。这些思考逐渐引领他走向了科学理论的探索之路。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如同春雷般唤醒了无数渴望知识、追求梦想的青年,“改变命运的大门”就此敞开。苏劲毫不犹豫地抓住时代的机遇,成功考入了厦门大学经济系,与厦大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上山下乡青年到厦门大学学生,他始终保持着踏实肯干、甘于奉献的作风。在担任班级生活委员的四年中,他是班上同学的知心者、勤务员,总是不求回报地默默付出。谈及自己,苏劲总是以“平凡”自述。他在一件件小事中积攒力量,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他的少年时期,是“润物细无声”的热心帮助,悄然播撒下温暖的种子;他的从教生涯,则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的深沉力量,引领着学生走向光明。1982年,苏劲从厦大经济系毕业,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爱,又受到厦大优秀教师的深刻影响,苏劲选择留在学校当一名思政课教师。在苏劲心中,厦大的一批批教师,特别是经济系年长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执着追求,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的教学精神,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让他更加坚定继续留在厦大。

从一而终的坚守者

“马克思主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播。”高远的学术追求和执着的教育情怀,让苏劲在厦门大学一干就是四十余年。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深邃智慧,成为他坚韧前行的精神支柱。从聆听者到讲述者的转变,他经历了随堂听课、担任助教、课堂试讲的渐进磨练,将厦大精神与教师情怀传承和践行下去。

“给学生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讲台上,他因材施教,凭借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将马克思主义真理讲透、讲明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理论的魅力;在课堂外,他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未来、论人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他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勇敢追求梦想。“思政课教学要结合两个实际,一个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另一个是学生现状和思想实际。”四十余年来,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准则,做到因材施教、一视同仁,为培养出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作出了自己的奉献。

2007年6月,苏劲组织学生深入厦门湖里区调研农地征收和补偿问题

“真信、真学、真用”是他对自己讲好思政课的勉励。真信,思政课教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上课才会有底气;真学,只有钻研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才能信服;真用,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和国家发展实际,理论才能照映现实。谈及当下青年教师的困境时,他强调要将老师的职责和初心转化为内生动力,直面困难、迎接挑战。

变换的是岗位与角色,不变的是责任与初心。2008年,苏劲经历了从普通教师到学校党校副校长工作岗位的转变,肩上多了一份职责和担当。不论是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还是面向中层领导干部的学校党校副校长工作,对于他来说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意味着要履行自身职责和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深知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性,因此,他始终把培训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培训方法和手段,为推动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作出贡献。

2011年11月,苏劲代表厦门大学党委党校参加会议并领取奖状

弘道不辍鉴初心

2015年,苏劲从思政课教师岗位退休。然而他心中坚守的信念和理想从未熄灭,依然活跃在各类宣讲活动、热心服务涉“老”工作,开启了充实且富有意义的退休生活。

2016年10月,苏劲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采访,他就“管党治党,怎么管怎么治”这一重大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他十分关注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并积极探索和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推动党的理论走进大众、深入人心。苏劲“不服老”,走进大中小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驻地部队进行宣讲,不论规模大小、路程远近,他都始终满怀热情地准备,用生动的故事、通俗的语言把党的理论真正讲到群众的心坎里。有一年,他完成的各类宣讲场次达到30多场。“以前上公共课的时候,我们都是体系化地展开教学,而理论宣讲是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因而在宣讲前我会了解宣讲面向的听众,结合听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准备内容。”苏劲如是说道。他认真且耐心的备课态度令人动容,宣讲也因此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和称赞。

2022年10月,苏劲给法学院教师和学生党员作专题报告

退休近10年的苏劲仍看起来精神矍铄,丝毫不失年轻时的风采。他不仅是一名热情洋溢的宣讲员,也是现任厦门市老教授协会会长,开展学生“走进老教授”活动、举办老教授茶座会,与其他老教授们畅谈国内外大事。在一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讲座上,苏劲掷地有声、逻辑清晰、与时俱进的演讲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流中,有一位同学向苏劲请教“保持年轻的秘诀”,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信仰的力量。正是心中始终不灭的理想信念之火,让苏劲始终充满干劲。

每每聊到国内外热点时事,苏劲的热情就会被激发,他目光炯炯有神,总是饶有兴致地分享自己的见解。四十余年的任教经历使得苏劲对时事热点的捕捉十分敏锐,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已经成为他日常的习惯。同样,他也心系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面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内耗”和“躺平”现象,他鼓励孩子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探索擅长的领域,开拓出别样精彩的人生”。

2023年11月,苏劲就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座谈交流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源于一颗初心,苏劲始终坚守教师岗位,关爱学生,倾囊相授;秉持一份信念,他开拓更多的事业,活跃于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苏劲喜爱思辨,思想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他关注时代,心系国之前途发展。谈及未来的生活,他提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工作机会要留给年轻人去展示才干。然而,对苏劲来说,需要他在的地方,他也将继续坚守……

【人物名片】

苏劲,1955年生于漳州,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厦门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厦门市老教授协会会长。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同年入职厦门大学马列教学部(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历任厦门大学马列教学部主任(1996)、厦门大学党委党校副校长(2008),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四十余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专著教材数十篇/本,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教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