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从教四十年 | 邓晓华:一“语”天然万古新
发布人:程素芬  发布时间:2024-08-20   浏览次数:10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37:《邓晓华:一“语”天然万古新》


邓晓华:一“语”天然万古新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自1987年邓晓华至厦门大学任教以来,转眼已过去35个年头。在多年的研究与教学生涯中,邓晓华不忘初心,在语言人类学的研究道路上坚持不懈地探索。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邓晓华以比较语言学与汉语方言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不断发掘语言之深刻与华茂,积极探究语言与族群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领域内不断创新。其研究成果在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赞扬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着独具中国特色的语言与族群文化,将与语言相关的中国故事以学术作品的形式娓娓道来。

2000年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饮流怀其源

故乡寄托着梦想,也承载着回忆。在邓晓华的记忆中,他的整个青少年阶段都在家乡度过,无论是在求学时,还是在插队劳作时,故乡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他面前。作为日常生活用语的方言土语尤其令他着迷,在动听而熟稔的乡音的浸润下,他掌握了许多种类的方言,并以语言为工具不断探索着故乡的文化世界。

探索过程中,流淌在故乡文化血脉中的革命基因与时代特色深深地影响了邓晓华的研究之路。儿时,父辈们经常讲打土匪的故事,客家人的反叛精神与革命特点零星地闪烁其中,这使得邓晓华收获了人生中最初的民间革命文化与政治教育。后来两年多的知青生活也使他在实践中进一步走进家乡。他当过手扶拖拉机手也做过武装基干民兵排长,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验到中国农民的艰辛,因此他愈发追求上进,将个人与家乡、与时代紧密地连结起来,同呼吸,共命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更能引领一方人。故乡的种种不仅仅是一段藏在邓晓华心底的宝贵记忆,更是影响他一生的深沉财富。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他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启蒙,故乡的革命基因与时代气息引领着他去实践,让他在实践中叩响人类学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大门。

从汀江之畔的龙岩师范大专班到武夷山下的汉语方言研究班,再从华中科技大学到厦门大学,邓晓华奋斗前行几十余载,在语言人类学领域上下求索,不断开拓。

在龙岩师范大专班,邓晓华勤学苦读,拼命汲取知识,多次拿到最高分。在武夷山下的汉语方言研究班,邓晓华在安静的闽北古城中,在黄典诚、李如龙、许宝华等著名语言学家的指导下初识专业语言学。因对语言学的浓厚兴趣及认真、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邓晓华受到许宝华先生的推荐,参与了当时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的音韵学高级研究班。就读期间,邓晓华延续了他一贯的治学态度,在严学宭、孙宏开、赵诚等一众国内最杰出语言学家的课堂之中受益匪浅,将他们注重古代文献、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三方面结合的中国语言学研究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渐运用到自己对于客家话的研究实践中。从音韵学高级研修班结业后,邓晓华考取了严学宭先生的研究生,正式开启了专业的学术研究之路。在后来的研究中,邓晓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不断阅读相关著作,拓展自我知识边界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田野实践,在语言人类学领域持续深耕,陆续出版了《人类文化语言学》《客家方言》《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该书获国家社科基金经典外译推荐书目,已出版德文版)《语言、族群与演化》等学术著作。

1985年邓晓华与恩师严学宭教授及师母合影

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与孜孜不倦的努力奋斗,是邓晓华求知路上的催化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他在上下求索路上的有力工具。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邓晓华在漫漫学术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加稳健。

新翻杨柳枝

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对学术研究而言更是如此,邓晓华对此深有感悟。

首先是多学科融合。在长久扎根人类学研究实践后,邓晓华发现,考古学跟语言学都具有共同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即重视区域视野、类型学比较、层次分析以及域外文化因素移植。后因主持厦门大学校庆人类博物馆大修及布展,邓晓华又对博物馆学有了切实的了解与认知。另外,在担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人类学学会法人代表及秘书长兼副会长时,需要协调各种学术活动,这使他进一步增加了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储备。这些都令他意识到从多学科视野来审视语言学研究,比起单一学科的角度,更具备学术优势。

2000年邓晓华在厦大人类博物馆为费孝通作介绍

其次是国际间学术交流。学识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而非独自拓荒,邓晓华深刻意识到这一点。90年代,邓晓华先后多次参加厦门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台湾中研院三方合作的“台湾与福建社会文化比较”研究项目。21世纪以来,邓晓华也积极开展人类学与语言学学术交流。2001-2003年邓晓华应王士元老师邀请,到其所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语言工程实验室工作,并任城大语言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参加了由王士元院士、王明珂院士主持的中研院主题研究计划“中国民族的起源”,探究中华民族起源,寻找民族文化之根。

2003年邓晓华与日本学者在南靖客家土楼做田野调查

最后是将对现实之关切与自我独立之思考相结合。在方法层面,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更新的今天,如何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宏大命题。邓晓华在这条路上主动积极探索,在从遗传学、考古学、语言学三个窗口结合研究的同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人文与科技相结合,持续创新创造。在长期奋斗之下,邓晓华产出了一批优秀的实践成果。在语言与族群的关系分类研究、南岛语族的起源及形成研究、南方土著语言的底层研究、语言与族群分类的计量模型研究、华南族群的语言及方言的分区研究中取得了具有特色的、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内容层面,邓晓华深挖中国语言文化特色,以语言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通过方言与族群研究悉心绘就中国民族文化壮美画卷,并以学术研究的形式将中华灿烂展示给整个世界。

润物细无声

作为老师,邓晓华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一边持续读书提升自我,一边将读书所得倾囊传授给学生。在对下一代的关切与培育中,邓晓华着重培养学生的三大品质。

邓晓华与学生的合影

“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相较于传授具体的知识,邓晓华更愿称自己的工作是在启蒙与启智,通过自己的教学,引发学生对语言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自由思考与独立研究。在他看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如果想要在激流涌动的时代站稳脚跟,就必须保持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

“超然得失,坦然面对各种境遇。”在实现人生目标、为理想而奋斗的道路上难免需要面对失败。所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面对生活、学习、实践中的坎坷,应以坦然超脱的心境对待。在正视坎坷的同时,从中汲取经验,将失败之苦涩酿成成功之甜美。

“于实践中学习,践行‘做中学,学中做’。”广阔的田野是人类学最宏大的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反复摸索排练,不怕苦累,才能将优秀的人类学作品展现在学术研究的舞台上,将人类学落入到民族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邓晓华曾多次带学生前往江西广丰蛇山头一处新石器遗址、南靖塔下村、闽西客家村落、闽南传统寺庙等众多文化遗址进行田野调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田野实践的浸润下,从厦门大学走出了一批批人类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邓晓华的故事是深植于理论与实践之中的故事,也是深植于民族、国家与时代发展的故事。以语言人类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邓晓华将中国民族语言与民族故事讲给世界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如今,接受返聘的他继续耕耘在工作岗位上,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莘莘学子。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大成若缺,和光同尘。他的奋斗精神、实践精神、超然得失的精神持续影响着新一代青年,推动着这一代青年人将学术探索与民族发展相结合,将自我实践与国家需要相交融,于奋斗路上追赶日月,筑梦未来。

(文:游玉洁   图:邓晓华)

【人物名片】

邓晓华,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厦门大学工作。曾任人类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人类博物馆副馆长,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2022年度“人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入选福建省文化名家。长期从事比较语言学、汉语方言学、人类学、族群关系与族群理论、文化遗产研究、博物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完成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2项重大,1项重点。4项教育部项目。有关成果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奖。2016年退休后,仍没有停止关注教育,依然活跃在教育一线。社会与人类学院成立后,担任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