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从教四十年 | 陈炳三:躬耕不辍的厦大历史“守护者”“研究员”与“传承人”
发布人:程素芬  发布时间:2024-09-20   浏览次数:10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今年是新中国设立教师节40周年。

40年初心不改,老师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40年栉风沐雨,老师们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40年矢志不渝,老师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开设了【光荣从教四十年】专栏,一起走近学校光荣从教40年以上的老师们,聆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汲取他们的力量。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42:《陈炳三:躬耕不辍的厦大历史“守护者”“研究员”与“传承人”》


陈炳三:躬耕不辍的厦大历史“守护者”“研究员”与“传承人”

1921年,中国东南的鹭江之滨诞生了新的高等学府——厦门大学。同年,南湖红船驶向共产主义理想,引发了中国及世界的红色革命浪潮。百年前的厦门大学涌现出为革命奔走的罗扬才、杨世宁、高捷成等热血青年,他们让红色旗帜首次飘扬在这片热土,遍布八闽大地。如今,在厦园和囊萤楼仍传颂着他们的故事。这些英勇事迹的背后有一位执着老人,他钻研多年、遍访全国、深入挖掘,默默为这群青年精心整理并还原历史。他,就是陈炳三。

守护厦大革命历史

1953年11月,陈炳三被调派进厦门大学,在人事科负责保卫工作,与厦大的不解之缘,自此正式开始。他先是负责在校内开展治安、户政、政保、警卫等工作,之后又在对敌海防斗争中参加军民联防工作,助力建立全校“内卫、群防、海防”三道防线。任职期间,陈炳三大力加强校园治安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秩序。

上世纪六十年代,厦大校史资料濒临被破坏的境地,陈炳三身为厦大保卫科科长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应对挑战,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每每谈及此,陈炳三的眼神中总是流露出坚定而深沉的光芒,彰显出沉着而无悔的执着。在陈炳三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厦大的种种珍贵史料得以保存。

陈炳三(左三)受邀担任“厦门百名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顾问

助力厦大事业发展

1970年,陈炳三转入教育系统,主管厦门六中党政工作,致力于学校秩序稳定和复课办学,同时推动社会实践和学校建设,并建设党支部,选调厦大下放教师。1971年6月,陈炳三被任命为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常委及副书记,分管政工和后勤工作。他注重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积极推动教育局和各中学团委会的组建,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和活动引导。在他的主持下,厦门市成功开展了招收工农兵学员和恢复高考的招生工作,调回被下放的中学教职工并安排工作。他还负责筹建九中、十中和香林中学,主持厦门师范学校的复办工作,并为鹭江职业大学选定校址。这些举措点滴汇聚,为厦门市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981年,陈炳三调回厦门大学数学系工作。工作期间,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恪守行为准则,被党支部推选为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982年度)。1984年12月,陈炳三加入新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协助原副校长潘懋元先生负责研究所的建设。他们积极完成各项组织工作,提升了教育和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教风学风,赢得了广泛赞誉。陈炳三重视师资队伍和思想作风建设,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为高教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同时,他强调树立优良的党风、院风、教风、学风和领导与管理作风,为高教所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陈炳三及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高教所成为全国高教研究领域的佼佼者。此外,陈炳三还不忘扎实理论功底、做好学术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如《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是“一体两翼”》《从严治学树立所风》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等。

整理厦大党史根脉

陈炳三于1992年正式退出公职后,并未选择享受宁静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毅然决定投身于党史建设和革命文化的传播工作,持续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4年4月,受时任厦门大学代理党委书记、党史校史编委会主任未力工的委托,陈炳三着手建设厦大党史校史研究室,由此踏上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党史研究征程。为了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真相,他始终坚持“立准、求真、存实”的原则,依托充分的史料支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陈炳三在1995年和1996年积极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亲身调研、致函致电等方式成功收集到了一千余份珍贵的党史史料,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价值的材料。陈炳三始终秉持着严谨求实的态度,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致力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他坚持“调查与考证、研究与考订、扬弃与继承、弘扬与传承”的原则,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为厦门大学党史和革命史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组织史简编》《囊萤之光——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厦门大学革命史画册》《囊萤壮举礼赞》等著作。同时,他还对厦门大学历史上的重要革命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隐蔽战线之星肖炳实》《罗扬才传》和《雷经天传》等传记作品提供了丰富素材。

除此以外,陈炳三还致力于重新整理、深入挖掘并精确校正若干关键事件与重要人物的历史事实。在他的努力推动下,确定厦门大学是福建省率先传播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讲堂,确立厦门大学囊萤楼是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的诞生地,查清并梳理厦门大学党组织的历史沿革状况和组织系统,为福建的党建工作作出重要贡献。此外,他深耕史料,正式确认了罗扬才为厦门地区首位共产党员的身份,进一步弘扬了罗扬才的革命精神,使其成为厦门大学所倡导的优良校风之一。“我提出并与未力工、潘懋元、孔永松联名倡议建立‘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暨罗扬才烈士纪念室’,同时参加筹建全过程。”之后,“纪念室”成为厦门大学和厦门市党史与爱国主义参观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他还开展了详尽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并精心编纂了涵盖十五个革命遗址和革命活动场所的文献资料。此外,陈炳三还对地下党员肖炳实、雷经天、张栋梁、邓拔奇等人的卓越事迹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与梳理。这些工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厦门大学党史和革命史的内涵,更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

陈炳三带领学生参观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

在党的长期教育和培养下,陈炳三长期注重党性锻炼,树立了“奉献、廉正、担当、奋斗”的革命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着生命价值的永恒在于奉献终身。他坚持历练革命气质,永葆生机活力,为学校和社会义务服务,坚持以史育人。

在退休晚年,他几乎没有双休日、节假日。有人调笑陈炳三“傻”,他却以鲁迅讲“傻子”精神自嘲:“社会是靠有傻劲的革命青年来推动的”。这种自勉、激奋的精神力量,使陈炳三勤于耕耘厦门大学党史文化、革命史建设,坚持传播着传播革命精神的文化之炬。

自1950年起投身革命工作,至今已有74载春秋,从教亦有40余年。时光更替、岁月蹉跎,92岁的陈炳三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他仍自愿自觉地坚守党史阵地、保持矢志不渝。每当谈及党的历史,他的双眼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岁月在陈炳三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他对党、对国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却始终如一、炙热真诚。作为厦门大学历史的“守护者”“研究员”和“传承人”,他始终勤勉努力,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为红色旗帜传向八闽大地注入心血。

(教育研究院)

【人物名片】

陈炳三,男,1932年6月29日出生,福建安溪人。曾任厦大高教研究所副所长,直属党支部书记,福建省教育学研究会副会长。厦大党史研究资深专家,撰写《厦门大学革命史画册:1921.4-1949.10》《囊萤之光: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等多部著作。曾获厦门市社会科学第三届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厦门市文明家庭(2001年)、厦门市党员模范之家(2005年)、思明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1998年)、厦门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990年)、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982、1996、2001、2008年)、厦门大学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1990、2008、2014年)。